莉莉安娜·卡瓦尼  又名:

民 族:  出生地: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摩德纳  身 高:

英文名:Liliana Cavani 

籍 贯: 

星 座:摩羯座 

职 业:导演,编剧,演员 

生 日:1933年01月12 

更新时间2023-11-17 11:47:14 

参演作品:由  莉莉安娜·卡瓦尼  等参与的作品的等,自发布以来就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非常受广大欢众喜爱。ID:(222932)

详细介绍:

电影导演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1933年出生于意大利埃米里的加比镇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在波洛尼亚大学历史系攻读考古和古典文学,并取得语言学博士学位。但她酷爱电影,1960年又考入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导演专业,在1961年和1962年分别拍摄了短片《相遇小夜曲》  (Incontro notturno)和《L’evento》  ,并顺利毕业。她曾为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执导过众多有趣的纪录片,从1962年和1963年的《德意志的历史》  到1965年的《La donna nella Resistenza》  。1966年,她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弗朗切斯科·德·阿西西》  ,因将主人公描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嬉皮士而遭责难。 1968年在她的第二部电影《伽利略》  中探讨的是知识分子和政权之间困难的关系问题。而在1969年的《食人族》  中反应了权威所犯的罪孽,这部电影的灵感是来自于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安提戈涅》  。但是这部作品并未获得公众的认可,于是1970年卡瓦尼又回到电视台去拍摄系列纪录片《I bambini e noi》  。 在70年代以后,卡瓦尼的作品风格逐渐转向心理分析,并试图通过触及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矛盾,来表现人的不可思议的复杂性。1971年,她在拍摄了一部有关社会放逐者的伤感故事《客人》  之后,这位导演在1974年的《密勒日巴》  中冒险尝试了关于东方的神秘体验。同年推出的《夜间守门人》  引起西方影坛的巨大轰动和激烈争议。该片在从独特的视角重新解读纳粹的影片中,检验了一位犹太女孩和她的前监狱看守之间模糊的界限。着意探讨法西斯主义及战争的根源,描绘人性的两重性和灵魂的深渊。但由于卡瓦尼沉迷于主人公的变态心理因素,偏重从性的角度表现历史和人物的行为动机,调动一切手段制造性欲高于一切的气氛,令许多观众难以接受,削弱了影片的社会价值。但这并不妨碍西方评论界对她在叙事结构上的严谨与处理戏剧冲突的精湛技巧的欣赏,将她誉之为当今世界最有创造力的女导演 。三年以后的《超越善与恶》  ,在分析尼采和莎乐美之间的关系时就没那么有趣了。1981年,她对马拉帕特的小说作出了更加细致和迷人的转换,拍摄了《皮肤》  。这是她的电影生涯中重要的成绩。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卡瓦尼的作品多次参加过戛纳柏林的竞赛。1979年,莉莉安娜·卡瓦尼出任了柏林电影节的评委。1985年她拍摄了《柏林孽恋》  ,讲述了在纳粹背景之下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情感故事。1989年当她在回归到《圣方济各》  时,电影更加具有说服力了。当然,这也归功于米基·洛克出色的演技。1993年的《你在哪?我在这儿》  似乎有些缺乏说服力。2002年的《魔鬼雷普利》  对于海史密斯的小说来说是略显矫揉造作的诠释。近二十年除了这部由约翰·马尔科维奇主演的电影外,卡瓦尼鲜有电影长片问世,进入了老年人的沉寂期。(db)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16-2018 南瓜剧情网 Ver.4 Inc.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站只提供web页面,不提供资源存储,不参与录制、上传。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百度地图

    07-01 21:57:27  耗时: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