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珠兰琪琪柯(1930—2011)蒙古族,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万德浩村人。1946年3月参加革命,入内蒙古自治学院学习,并参加该院业余剧团的演出活动。同年8月参加内蒙古文工团,任演员、演奏员。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干部训练班,学习小提琴两年。1954年入中央戏剧学院第一期导演干部训练班学习,1956年毕业后任内蒙古话剧团团长兼导演。1958年调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任副厂长、厂长兼导演,1960年被选为中国影协第二届理事,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主席、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主席。1966年3月任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1974年任中共包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1978年10月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广播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1983年到1991年,先后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厅党组书记、厅长、总编辑。 1996年后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少数民族委员会主任。200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她在话剧艺术表演中创造的主要角色有《一朵红花》 中的劳模、《小姑贤》 、《子弟兵与老百姓》 中的村女、《红旗歌》 中的金芳、《一仆二主》 中的克拉里切、《桃花扇》 中的仙姑、《普拉东·克列絜特》 中的丽达。导演的话剧和歌剧有《普拉东·克列絜特》 、《金鹰》 、《鄂伦春新歌》 、《三个战友》 、《家务事》 、《青年近卫军》 、《求婚》 等。编导的纪录片有《李五海翻身忘本回头》 、《红旗插遍内蒙古》 、《工业花开》 、《百万民歌运动员》 、《幸福的夏令营》 、《金川麦浪》 、《牧民公社好》 、《草原钢城》 、《包钢专辑》 等;在银幕上创造的角色有《内蒙人民的胜利》 (1950,东影)中的舞女和《金银滩》 (1953,上影)中的卓玛;与朱文顺联合导演的故事片《草原晨曲》 (1959,长影与内蒙厂合拍);创作的电影剧本有《呼日勒巴特尔》 。(db)